[公告] 一週國內外疫情108/5/22-108/5/26
民眾醫院
一週國內外疫情108/5/22-108/5/26
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感管組 郭秀娥 108.5.27製作
國內疫情:
立法院會三讀通過,未來散播疫情謠言或不實訊息最高可罰300萬元
發佈日期:2019-05-24
立法院會今(24)日三讀通過「傳染病防治法」部分條文修正草案,未來違法散布流行疫情謠言或不實訊息,且足以對公眾或他人產生損害,罰金上限將從現行新臺幣50萬元調高至300萬元。
疾病管制署表示,隨著通訊技術的進步,現今資訊流通速度快,謠言或不實訊息所產生的影響亦隨之提升,鑑於傳染病流行疫情等資訊的正確性,影響民眾生活及公共安全甚鉅,一旦出現謠言或不實訊息的散播,將會嚴重影響國人社交生活及社會安寧,並造成民眾恐慌及危害公共安全,因此藉由修正「傳染病防治法」部分條文,提高裁罰額度,以遏止謠言或不實訊息的傳播。
豪雨過後落實防疫三步驟,防範傳染病威脅(發佈日期:2019-05-21)
受到梅雨鋒面影響,國內部分地區因豪雨導致道路積、淹水,疾病管制署呼籲,民眾於積水退去後清理家園時,務必注意個人防護措施,並做好下列防疫三步驟,避免感染傳染病:
一、清理家園勿赤腳或穿拖鞋,避免感染鉤端螺旋體、類鼻疽及破傷風
豪雨過後易產生污水、污泥或災害廢棄物,清理家園時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、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,避免被生鏽器物(如鐵釘、鐵片等)刺傷或割傷,以防感染鉤端螺旋體病、類鼻疽、破傷風等傳染病。
二、清除病媒蚊孳生源,預防登革熱
降雨後環境中容易產生積水容器,成為孑孓孳生的溫床。疾管署呼籲,雨後民眾應落實「巡、倒、清、刷」,仔細巡視家戶內外積水容器,將積水倒掉,澈底清除家戶內外輪胎、鐵鋁罐、帆布、寶特瓶、盆栽墊盤等容器,若有廢棄浴缸、水族箱等大型廢棄容器,可連絡清潔隊協助清運,留下的器物也要刷洗以去除斑蚊蟲卵,並妥善收拾或予以倒置,使用中的儲水容器則務必刷洗並加蓋或加掛細網,避免病媒蚊孳生及感染登革熱的風險。
三、注意飲食及環境衛生,預防腸道傳染病
淹水地區蓄水池如遭污水侵入,應確實清洗、消毒後再蓄水,並將水澈底煮沸後再飲用;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請勿食用。可購買市售含氯漂白水並稀釋100倍,擦拭居家環境,廚具及餐具應煮沸消毒,或以10公升清水加40毫升漂白水稀釋進行消毒,並以清水沖洗乾淨後再使用。限/停水地區務必飲用煮沸的開水或市售瓶裝水;恢復供水後,如發現給水有混濁、異色及異味等現象時,請立即通報當地自來水事業單位處理。限/停水期間,如轉開水龍頭還有水,請依「濕、搓、沖、捧、擦」的步驟正確洗手,如果無法取得肥皂和清水時,可以使用酒精含量60%至95%的乾洗手液清潔雙手,以降低疾病感染的風險。
*國外疫情:108/5/22~108/5/27
感染國家 |
感染疾病 |
剛果民主共和國 |
伊波拉病毒感染 |
納米比亞 |
克里米亞-剛果出血熱 |
烏干達 |
不明原因疾病 |
香港 |
鸚鵡熱 |
南韓 |
萊姆病 |
德國 |
漢他病毒症候群 |
法屬圭亞那 |
登革熱 |
中國大陸、紐西蘭、愛爾蘭、法國 |
麻疹 |
奈及利亞 |
猴痘 |
泰國 |
梅毒 |
蒙古 |
鼠疫 |
愛爾蘭
|
腮腺炎 |
伊朗
|
小兒麻痺症 |